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故事(知鱼之乐的故事寓意)
最近给孩子们入手了一套易中天写的中华经典故事,据介绍这是易中天专门为他的3岁的小孙女编写的一套书,共六册,包含了《论语》上下、《庄子》、《孟子》、《禅宗》、《周易》,都是老祖宗的精华。
入手之初,一来看中其是国之经典,二来听到以孩子的视角编写的。与其说是买给孩子们看,不如说是我自己想看。
在伴随孩子成长路上,因为孩子,让我重拾了许多童趣,重温许多儿时的记忆,比如陪他们玩游戏、陪他们读绘本故事、读国学经典…..。
陪着陪着,渐渐发现原来绘本是这么有趣的书,国学的文化底蕴这么的浓厚,常常让我生发出“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”的悔悟。
怀抱着增加文学积累的初心,生出了跟着孩子们一起从头学起的念头,正所谓“有心不怕迟,活到老,学到老”。
今天翻开了易经天这本《庄子》第一篇,讲的是鱼的故事篇——《快乐的鱼》,出自《庄子·秋水》里的节选:
惠子曰: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
庄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
以这个故事引出“安知”这个词意的解读,引申出“移情”这种写作手法。对于孩子来说较通俗简单,而对于我来说则有点意犹未尽之感。
我产生一点好奇:《庄子·秋水》原文是怎样的?马上去网上查询,洋洋洒洒尽千文,因为心里的问题,之前读之无味的文言古文没想到越读越有味,短短几字间,却能道出大哲理。
《庄子秋水》讲的是一个寓言故事,河泊看见河水暴涨淹没一切,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大、最美的地方,但当他看到大海的广大无边,才自叹不如,由此引发出河泊与北海若的几番对话说出了“河外有海,天外有天”,告诉人们看问题要全方位,多角度,以防局限一点。
正如原文所言:“天下之水,莫大于海。万川归之,不知何时止而不盈;尾闾泄之,不知何时已而不虚;春秋不变,水旱不知”此乃大海的肚量也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