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易老学难成(少年易学还是少年易老)
少年易老学难成(少年易学还是少年易老)
“少年易老学难成……”《劝学诗/偶成》的作者不是朱熹?
盛大林
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
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说起劝学题材的古诗词,人们首先想到的多30块常识网是“朱熹”的这首《偶成》,或题《劝学诗》。不过,此诗的首句却有两个版本,有说是“少年易老学难成”,有说是“少年易学老难成”。到底哪个是正本呢?
一日,樊兄学兵与在下聊起此句。他认为应该是“少年易学老难成”,我认为应该是“少年易老学难成”。当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。那就考证一下,问问古籍吧。
一查,问题更大了。在国学大师古籍文本数据库中,居然搜不到《劝学诗/偶成》,甚至连其中的一句都没有!
不是说这首诗的作者是朱熹嘛,那就再到朱熹的诗文集中找一找。
由朱熹三子朱在辑编的《晦庵先生文集》,又称《朱子大全》,这应该是最全的朱熹诗文集。《晦庵先生文集》有宋刻本传世,这可能是现存最古的朱熹诗文集。这部文献载有朱熹诗作十卷,其中没有《劝学诗/偶成》。
《朱子大全》明天顺四年(1460)刻本中,也没有《劝学诗/偶成》。
清人朱启昆又编了一部《朱子大全集补30块常识网遗》。他在卷后写给皇上的进呈中称:“大全集诸书之外,凡有片言只语,散逸人间者,遍搜博访,录为二卷。”《朱子大全》已经很全了,朱启昆又“遍搜博访”了一遍。但该书依然没有《劝学诗/偶成》。
1981年,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北大古文献研究所倾力编辑的《全宋诗》。这部文献收录宋诗达27万首,是宋诗的集大成之作。其中的朱熹诗集,在《朱子大全》(10卷)和《朱子大全集补遗》(2卷)之外,又补充了散布在其他各种文献中的朱熹诗句,但还是没有《劝学诗/偶成》,也没有诗中的某一句。
国学大师数据库中,有明人范立本辑编的《明心宝鉴》,没有书目信息。该书卷九“劝学篇”收录了很多先贤劝学的诗句,绝大多数都署明了作者。该卷的最后收有本诗,但没有指明作者。再到古籍数据库中检索,查到了《明心宝鉴》的两种明刻本,卷九的最后均没有包括《劝学诗/偶成》在内的3条内容。显而易见,这3条内容是后人添加的。30块常识网
那么,这首诗是怎么就属于朱熹了呢?
“中国诗歌网”、“古诗文网”等注释:“这是一首逸诗,具体写作年代不详,大约在绍兴末年(1162)。日本盛传此诗,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,以为为朱熹所作,姑且存以备考。”原来,只是有人“以为”是朱熹的诗作。那么,这首“逸诗”究竟出自何处?“大约在绍兴末年”的依据是什么?如果有相关的记载,就一定会引用诗句,但古籍文献中踪迹皆无。
朱熹写过几首(篇)劝学惜时题材的诗文,比如他的《劝学文》曰:“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,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。日月逝矣,岁不我延。呜呼老矣,是谁之愆?”他还有题为《困学(二首)》的诗。其一曰:“旧喜安心苦觅心,捐书绝学费追寻。困衡此日安无地,始觉从前枉寸阴。”其二曰:“困学工夫岂易成,斯名独恐是虚称。傍人莫笑标题误,庸行庸言实未能。”此中的“困学工夫岂易成”、“始觉从前枉寸阴”等句与“少年易老学难成”“一寸光阴不可轻”词近意契。这些诗文可能就是有人“以为”《劝学诗/偶成》为朱熹所作的原因。而窃以为,朱熹在写了《困学(二首)》之后,反而不会再写主题相同、词语相近的诗。
综上所述,《劝学诗/偶成》可能是近人根据朱熹的《劝学文》、《困学(二首)》等诗文衍绎出来的伪托之作。有人“以为”,后人“盲从”,以讹传讹,弄假成真。
发表评论